动态   |   2025-04-30 收藏 0 1

app.gif


翰林大儒

高赓恩


“滨博文物我来讲”主题志愿服务项目

为迎接五一劳动节和第23届天津市社科普及周的到来,用活用好博物馆文化资源,深化青少年对本土历史名人的认知,传承历史名人的廉洁精神与学术风范,滨海新区文物与旅游服务中心(滨海新区博物馆)联合塘沽二中举办“滨博文物我来讲”主题志愿服务项目之翰林大儒高庚恩。



宣扬廉洁风骨,传承学术精神



博物馆宣讲老师以“翰林大儒高庚恩”为题,结合史料,向同学们介绍了清末翰林高庚恩的生平事迹。作为滨海新区历史上的文化名人,高庚恩不仅学识渊博,更以清廉正直、勤政爱民的品德著称。宣讲老师通过讲述他拒收礼物、周济乡亲等故事,引导同学们思考“廉洁修身”的现实意义,并鼓励大家以高庚恩为榜样,培养严谨治学、崇德向善的品格。



手作渔绳结,体验非遗技艺



为深化活动效果,博物馆还将传统渔业文化融入课堂,带领孩子们动手编织渔绳结。渔绳结是滨海渔民智慧的结晶,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同学们在宣教老师的指导下,学习“8字结”、“平结”、“单套结”等基础绳结技法,亲身体验非遗技艺的巧妙。

活动现场氛围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活动实践,不仅感受到劳动的乐趣,也更加理解了滨海先民的生活智慧。



馆校联动,共育文化自信


宣讲活动结束之后,滨海新区博物馆与塘沽第二中学签署了馆校共建协议并举行思政教师聘任仪式。通过馆校联动,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得到生动结合,学生以更加直观、更加鲜活的形式接触到历史文化知识。博物馆资源与学校的德育、历史等学科深度融合,实现跨学科学习,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此次活动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体验,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高庚恩的品格魅力,同时学习传统渔绳结技艺,在实践中感悟滨海文化的身后底蕴。



未来,滨海新区文物与旅游服务中心(滨海新区博物馆)将继续发挥国家二级博物馆、天津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天津市家教家风创新实践基地、天津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和天津市科普基地作用,以“文化+实践”的模式,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目标,通过多样的社教形式,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走”进青少年心中。




来源:天津市滨海新区博物馆


投票专题
滨海新区文化艺术普及民众需求调查问卷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