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5-04-17 收藏 0 1

金鱼属观赏鱼类,多为人工培育,品种繁多,因其色彩丰富缤纷深受人们喜爱。

金鱼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片


金鱼分步画法示范(1)

1.用朱磦或朱砂胭脂点出头顶。

2.画出头后背脊。

3.用淡赭色勾出两侧腹部及腮。

图片


4.用淡赭色点出双眼。

5.再用浓墨点眼珠。

6.用用朱磦或朱砂加胭脂,两笔画出中间尾鳍。

图片


7.再画出两侧尾鳍。

8.画两胸鳍。

9.画两侧腹鳍。

图片


10.用白粉加少许朱磦或朱砂点出腹部鳞片,但不宜画得过实。

图片


金鱼分步画法示范(2)

1.用赭石略调淡墨画背脊,中侧锋用笔。

2.点双眼,以圆为佳。

3.画嘴,勾出外形即可。

图片


4.用浓墨点眼珠。

5.画鳃及腹。

6.赭石调墨点斑纹,腹部留出空白。

图片


7.画尾,用笔要有力度,画出动感,三笔或四笔均可。

图片


8.画胸鳍。

9.画腹鳍、臀鳍。

图片


10.画背鳍。完成后,不足处可趁湿补笔,但不宜过多。

图片


金鱼基本画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金鱼创作

金鱼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鱼类。在国画题材中的鱼,一直被誉为吉祥、喜庆和欢乐的象征。而金鱼,则又在鱼的基础上,添加“金”这一概念,使得金鱼就更加的珍贵与富丽堂皇。

图片


图片


一、珍珠鱼的画法

第一步:用朱砂画鱼的整体,笔端先蘸满淡朱砂,然后蘸浓朱砂,依头部、背脊、背鳍、尾鳍、胸鳍、腹鳍、腹部依次落笔,一气呵成。头和背脊以中锋落笔,行笔较慢力求有厚重感,背鳍、胸鳍、腹鳍、尾鳍则适合侧锋用笔,行笔较快以体现灵活和单薄感。画腹部落笔宜慢,笔肚顺势下压使笔端的淡朱砂徐徐渗化,而形成球体状。

图片


第二步:待画面干至七成,立即以白粉点珍珠鳞,粉略厚,落笔宜用中锋,自腹部中间向背和下腹顺序点厾,点时应注意鱼体的结构和透视关系,以表现鱼的立体感。

图片


第三步:待朱砂完全干透再画眼眶,可用胭脂或洋红略掺淡墨调匀,以中锋勾出,待干后再用白粉在眼眶内点上眼白,并略加藤黄覆盖其上,以提高眼白的亮度。

图片


第四步:最后用焦墨以中锋点睛,点时注意鱼的动势,表现出它的精神。

图片


第五步:补景,用飘动的红檀香草,衬托出珍珠鱼在水中游动的轻盈姿态。

图片

二、墨龙睛鱼的画法

第一步:笔上先蘸满淡墨,略调匀再蘸浓墨,中锋落笔依次画头部、背脊和眼球,然后用侧锋画背鳍。

图片


第二步:接着仍用侧锋画尾鳍,再蘸点水,笔肚往下压,行笔较慢,画出腹部。

图片


第三步:略蘸淡墨用侧锋画胸鳍和腹鳍,整个鱼体须一气呵成,以使笔墨衔接和谐。

图片


第四步:待鱼体全部干透,最后蘸焦墨中锋点眼睛。

图片


第五步:补景。此图宜配水草,水草的飘动方向,与鱼的运动方向相反,这样更加强了鱼的运动感。

图片

三、水泡眼鱼的画法

第一步:先用笔蘸水和薄胶调匀,再蘸淡朱砂后蘸少许浓朱砂落笔,用侧锋以逆时针方向运笔,画成腰圆形眼泡(下方之眼泡),接着再以侧锋顺时针方向运笔,画成略小而扁的腰圆形眼泡(上方之眼泡)。

图片


第二步:笔上蘸较多浓朱砂自头和嘴部用中锋向后一笔画出背脊,再画腮盖和胸鳍。

图片


第三步:略蘸朱砂用侧锋画尾鳍和腹鳍,然后略蘸水,侧锋用笔,笔肚往下压,画腹部,接着蘸浓朱砂在水泡眼衔接头项的两端,勾上半圈眼眶,在鱼体未干透之际,自腮盖至腹部中段微微擦上数笔以表现鱼鳞,画鱼鳞应注意背脊与鱼腹的透视关系。

图片


第四步:待鱼体全部干透后,在眼眶内用白粉勾眼白,白粉干后再罩染浅藤黄,待画面完全干透,最后用焦墨点睛。

图片


第五步:补景。此图配以荇草三、五片飘浮水面,水草的根取斜势以表现水的动势,用笔要灵动,以衬出水泡眼鱼的游动姿态。

图片

四、五彩丹凤鱼的画法

第一步:先用笔蘸满浓朱砂,中锋落笔画头部,再把笔尖在色盘边略刮一下,以减少笔上的色彩浓度,然后在鱼身处点上几颗由浓而淡的朱砂花点。

图片


第二步:另换一枝笔蘸薄粉,再用淡墨调花青,自脑后以中锋向后画一笔,表现鱼的背脊,然后再以侧锋画尾鳍。接着重换一枝笔蘸薄薄的白粉和少许朱磦,略微一调再画胸鳍、腹鳍和腹部,并在尾鳍四周内侧衬上数笔,以丰富尾鳍的色彩。

图片


第三步:待画面约三成干时,用中锋以浓墨点鱼身花点,待干至七成时,用次浓墨点尾鳍花点,并勾勒尾鳍、胸鳍和腹鳍的花纹。

图片


第四步:待画面完全干透后,用胭脂或洋红掺淡墨调匀勾眼眶,然后用白粉勾眼白,待干后再用淡藤黄罩染眼白,最后以焦墨点睛。勒尾鳍、胸鳍和腹鳍的花纹时,须按其结构用笔,以劲健与流畅的笔力来表现,顺其自然,不可做作以损其风韵。

图片


第五步:补景。此图配以菊花草,以便与五彩丹凤鱼的色彩相协调。

图片


来源:国画艺术


投票专题
滨海新区文化艺术普及民众需求调查问卷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