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NLB)共管理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22个公共图书馆、4个区域图书馆、3个合作伙伴馆以及前福特汽车厂。2023年读者总访问量1980万,榜鹅区域图书馆访问量最高,达到131万;借阅量为363万,读者活动18000场次,10场展览,参与人数超过200万。
场馆特色
中央公共图书馆
(CENTRAL PUBLIC LIBRARY)
中央公共图书馆位于维多利亚街国家图书馆大楼的负一层,于2024年1月12日经翻新后重新开放,整修后的中央公共图书馆以“新加坡:万花筒”为主题,借助创新技术,展示了新加坡的多元文化、丰富历史和深厚文学。
中央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沉浸式阅读与学习体验,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为儿童设置的以海洋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儿童生物多样性主题馆。
这里设有潮间带、公海区和潜水艇室,每个区域都提供了不同的互动和教育活动,孩子们在这里不仅可以阅读到有关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书籍,还可以通过益智游戏以及AI互动的方式了解丰富的海洋知识。
图书馆还设置了沉浸式AR体验区,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新加坡三个时代的BRAS BASAH街区展示在弧形墙面上,读者可以扫描投影中建筑的轮廓,探索不同时代BRAS BASAH的变迁。
为了让读者精准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图书,中央公共图书馆开发了性格测试程序,让读者可以通过性格测验来了解自己的阅读喜好,图书馆将测验结果划分为四个类别,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类别找到对应的书籍。
港湾图书馆
(HARBOURFRONT LIBRARY)
港湾图书馆位于怡丰城购物中心三楼,占地3000平方米,是一座以海港为主题的图书馆。整个图书馆被设计成了清新的海港风,并设有面向圣淘沙和海景的宽敞阅读空间。临海是整面的落地窗,放置了一排沙滩椅,读者可以在享受阅读的同时透过玻璃窗欣赏到圣淘沙美丽的港湾风光。
图书馆分为成人区、青少年区和儿童区。成人区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杂志和漫画收藏,还有专门的报纸阅读站,可以免费阅读当日的本地和国际报纸。
儿童区设有Book Bugs卡片收集站,它是由国家图书馆自主定制,根据新加坡民俗卡通形象绘制而成,其形象种类有100种,通过鼓励儿童收集卡片的形式了解新加坡的民俗故事。
图书馆设置了沉浸式体验空间,读者可以根据故事选择角色、类型和地点,来创造自己的互动故事,故事内容还可以通过二维码下载到读者的数字设备上进行随时随地的阅读和分享。
图书馆还配备了“即拿即走自动借阅系统”,读者在选取想要借阅的图书后,只须站在出口闸门区域,系统就会通过超高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感应,读者通过扫码核实身份后既可离开完成借阅。
榜鹅区域图书馆
(Punggol Regional Library)
榜鹅区域图书馆是一座五层高的现代化图书馆,坐落在榜鹅综合社区中心One Punggol。作为本地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还设有儿童玩具区、静心舱、无障碍借阅通道以及专门的技术学习空间,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玩具图书馆:孩子们的欢乐学习天地踏入玩具图书馆,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趣王国。这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玩具,旨在通过玩耍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以及社交技能。据工作人员介绍,玩具图书馆的设立旨在填补传统图书馆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动手实践与娱乐互动方面的空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成长空间。
世界任我游区域:开启环球文化之旅“世界任我游” 区域以其独特的环球文化展示吸引了众多目光。该区域通过逼真的场景还原、丰富的文物展品复制品以及多媒体互动设备,带领读者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与文化精髓。这里的书籍由驻新加坡的各国际大使馆和高级专员公署捐赠,以及NLB与参与的国际图书馆进行的图书交换计划提供。
故事讲述者湾区域:传承与演绎经典故事故事讲述者湾区域宛如一座故事的宝库,散发着浓郁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气息。这里收藏了大量的经典故事书籍,从古老的民间传说到现代的儿童文学作品,涵盖了多种文化背景与文学体裁。区域内精心布置了舒适的阅读角落,配备了先进的音频设备,读者可以在这里聆听专业故事讲述者录制的音频故事,也可以自己拿起书本,成为故事的讲述者。
SPRAK!LAB 区域:科技与创意的碰撞实验 SPRAK!LAB 区域是科技与创意完美结合的创新空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探索新兴科技与发挥创意的平台。这是NLB与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合作设立的探索空间,这里配备了先进的科技设备,如 3D 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该区域还定期举办科技创意工作坊、黑客松(Hackathon)等活动,邀请专业人士与科技爱好者共同参与,分享经验与创意,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融合发展。
自动化借阅通道服务:便捷高效的借阅体验榜鹅区域图书馆为特殊人群提供了自动化借阅通道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借阅的便捷性与自主性。对于行动不便者、老年人或视觉障碍者等特殊群体,只需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图书的借阅与归还流程。它不仅减少了特殊人群在借阅过程中的等待时间与操作难度,更给予了他们更多的自主与尊严,让他们能够像其他读者一样轻松享受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
静心舱:为特殊需求者打造宁静空间图书馆内还设有专门的静心舱,为有特殊需求的读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且私密的阅读与休息空间。静心舱内部采用了隔音材料与柔和的灯光设计,舱内配备了舒适的座椅、阅读灯、空气净化设备以及紧急呼叫按钮,确保读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与舒适。对于患有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或其他需要安静环境的读者来说,静心舱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阅读场所。这种个性化的服务理念,充分体现了图书馆对特殊人群的关爱与尊重。
中央艺术图书馆
(CENTRAL ARTS LIBRARY)
中央艺术图书馆于2024年12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从中央艺术中心搬迁至图书馆大楼,位于新加坡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核心地带,该馆建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大楼的五楼和八楼,五楼提供原滨海艺术中心图书馆的馆藏,并设有钢琴练习室和静音工作室供读者预约使用;八楼则以艺术和人文书籍为主,并设有专属空间供读者观赏租借舞蹈、戏剧和歌剧方面的光盘,享受沉浸式艺术体验。
自开馆起,中央艺术图书馆定期面向各年龄段的公众,举办丰富的艺术活动,包括:电影展映、艺术工作坊、音乐演奏会、即兴爵士表演等。其中,在图书馆大楼一楼大厅通过布置演出区域(包括三角钢琴),邀请周边艺术学校艺术家或学生为公众进行演出,将音乐知识科普及艺术欣赏融合,丰富公众文化生活。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National Library Board Singapore)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设在图书馆大楼7-13层,以文献收藏为主,近期部分区域开始对外开放借阅。在每层均设有展览区域,重点宣传展示新加坡历史,营造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
作为国家图书馆,其职责包括收藏公众所需要的综合性图书资料,并成为新加坡出版物和新加坡问题研究领域各国出版物的全国总书库,提供参考服务,馆际互借、交换和复制服务。
新闻展览区是为公众提供探索信息与大众传媒的良好平台,全面展示国家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并通过新闻报道的视角解释国家的重要历史事件。同时,展览还展示了除报纸外其他新闻媒介的特点,从漫画、谜题到新闻摄影,吸引公众观展、学习。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National Archives of Singapore)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负责国家档案的永久性保护,其收藏的档案最早可到1805年。国家档案馆汇集了政府各部门的文件、地图、规划、微型胶片、照片及其他重要文件。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内设档案保护技术室、口述历史中心、音像档案等机构。其中,档案保护工作和口述历史中心很有特色。
亮点业务
图书馆和档案馆2025蓝图(LAB25)
LAB25目标是邀请合作伙伴和社区合作,共同踏上创新和实验之旅,重新构想新加坡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未来。推动学习市场、新加坡故事讲述者、知情公民、均衡器等重点内容,具体措施包括:通过二维码搭建与读者的枢纽和节点,构建学习市场;借助生成式AI技术创造、讲述故事等。
创新服务
针对学龄前儿童、适龄儿童、成年人以及乐龄人士开展Book Bugs、LearnX(学习+)活动、以及“乐在生活”等不同品牌活动,其中,Book Bugs是NLB为儿童设计的一款家庭友好型阅读推广活动,NLB以各种昆虫怪兽为原型设计各种卡片并编写昆虫故事,在各图书馆设置自助兑换机器,小读者凭阅读积分可自助兑换卡片,通过集卡推广儿童的阅读交流和阅读兴趣。
卓越服务
NLB设有卓越服务办公室用于不断提升服务,创造卓越服务。团队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接受处理读者投诉、定期组织读者满意度调查、组织服务技术培训、与领导层/各部门/馆员间反馈解决问题、提出创新项目以及监督评价外包团队等。
智慧服务
NLB设有科技小组专门负责智慧图书馆建设,目前正在推动RFID标签从高频到超高频过渡,计划5年内完成超高频改造,近年主要推进项目包括移动图书归还箱、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化借阅通道、书架阅读机器人等项目。读者借阅流程主要依托NLB移动应用程序。
档案业务
近年来,新加坡国家档案馆从微缩胶片转向服务器存档,档案馆除对特别珍贵的档案保存纸质档案外,其余 95% 的档案采用电子档案单套保存,并定期检测保存状态。口述历史中心为其特色,口述历史中心开辟了三间专用录播室,室内家具摆放和装饰风格都尽可能贴近家庭,以使受访者尽快消除紧张、进入状态。迄今为止,档案馆已形成了6000位受访人共27000小时的口述历史访谈,涉及重大历史事件,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内容,也包括民情风俗等方面,目前 85% 的访谈录音资料可在线上查询,80% 的访谈录音能在线上聆听,50% 的访谈录音已转换成文字,方便公众查询参考。
来源: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