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以其独特的“四清”之德——香清、色清、姿清、韵清,成为了高洁、清雅、孤傲与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文人墨客常借兰花来表达自己不屈不挠、坚守节操的人格品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国画中的兰花被誉为高洁之花,其寓意深远。它通常被视为高雅、纯洁、友谊、爱情和坚强的象征,不仅是自然之美的体现,更是文化意蕴和精神追求的寄托。
画兰花起手
①画兰起手,应该先画好一笔花瓣,由简及繁循序渐进。用长锋羊毫笔,在饱含极淡墨水的笔头上蘸一点浓墨,竖起笔杆,自左至右一按一提画出一笔,即成一只饱满而圆润的花瓣。当画得像样了,就换一个方向,自右至左画。接着再练画弯瓣。
②一只花瓣学会了,就画简单的花蕾,注意,笔杆要竖直,千万不可拖笔作画。
③兰花组合。先练习上仰式,须从中间二笔开始,再添两旁。最好是蘸一次墨画好一朵兰花,若是大笔画兰,可一次性画好数朵兰花。点花蕊的笔势要有顾盼,可单独在纸上练习。
④画下垂式必须有力度感,否则易画成瘪死的兰花。练习时不妨比示一下自己的手,戏剧动作中有兰花手势。在观察真实兰花的同时,把花看成变化多样的手势,是很有情趣的。
⑤花梗与花朵之组合。先发梗,也是在淡墨水笔上蘸浓墨,自上而下地画,趁湿添上花蕊,再加花朵,最后点花蕊。皆须用中锋行笔,不可用拖笔。
兰叶的错误画法示范
(一)转折处不可过细或细长。
(二)按下去不可太粗笨。
(三)兰叶不可卷曲抖动得过分。
(四)兰叶不可画得像提桶环一样。
(五)数叶交搭处避免成“米”字形、“井”字形。
(六)兰叶撇出至结尾处不可着落在纸角上。
(七)兰叶不可画得像直尺一样。
兰叶的画法示范
(一)向上式:亦是用长锋羊毫笔在饱含淡墨水笔的笔头上蘸着四分之一的浓墨(笔毫长度的四分之一),要不快不慢地,从容行笔,所谓怒画竹,静画兰。
画兰叶俗称撇叶,这长、中、短三笔不妨在废纸上练撇数千笔,方可得着笔法。撇叶时须注意,收笔处笔势须在空中一回,有力地收住。
(二)右下垂式:须注意的还是收笔。这种收笔法,与其说笔锋空中快速一回,不如说它来自手腕韧带的弹力。还有一点要稍稍留意,在结梢处须朝反向微微一翘,就显得有生命力了。否则就显得无力地下垂。
(三)左上环式:所谓“环”,是方中带圆的意趣,在转折处,笔向上略提一下,不可太细,亦不可太粗。
(四)右下环式。
(五)左下环式。
叶与叶的组合
(一)兰草组合的诀窍是构成大小不一的凤眼。要注意的是根部线头的方向不能太散,否则就不紧凑,当然也不真实。
(二)组合兰草须由单入繁。须注意的是留下的凤眼不可差不多大小,或是均匀地分布,要疏密有致。
花与叶组合
(一)须由简到繁。这是一幅最佳之构成,须反复多练。
(二)若见到好的墨兰,可用熟宣纸或拷贝纸勾成白描图,要细心地勾描,把笔致的微妙处也一丝不苟地描出,然后填上浓墨,填浓墨时把原作放在一旁仔细对照着填。填好后待干,把宣纸罩上,能明显地看出墨稿,再看一眼原作,画一笔摹稿,这是一种事半功倍良佳捷径。
白描兰花示范
这是一幅白描作品。同样可以蒙上熟宣或拷贝纸去描摹。描时须短笔逐步去描,方可见笔力。如同篆刻中的切刀法,比那光溜溜的线条来得有味,耐看。学习画兰的同时,去种兰、养兰、赏兰,是很好配合,接触多了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写在胸中了,也是所谓“写生”。
画兰步骤
《思致幽隽图》范例步骤
①用中锋写出石头轮廓,再用侧锋皴出石面。
②在石上画出丛兰,先撇叶后加花。
③在右下添上一棵露根兰花,须留意撇叶时兰叶的交搭,不可零乱,要疏密有致。
④补上浓墨竹叶,使松散的画面抱紧。题款钤印,完成作品。
《花明正要微阴衬图》范例步骤
①用花青调入少量藤黄撇兰叶。
②用三绿调入少量藤黄,笔头蘸点赭石,趁湿添上兰花,点蕊用胭脂调赭石。
③在兰草根部补上几笔短草,再画上破篮,破篮要画得有浓淡变化,枯湿随意松灵。
④最后在右下部画竹根,再撇上几笔竹叶,补一些小草。题款钤印,完成作品。
《随遇而安》范例步骤
①双勾画法,须先画前面的一朵兰花,再逐添叶,勾线时,不必连续不断地描线条,可一段一段地描,反而有节奏。
②加上根部,再画后面一棵兰草。
③用淡墨笔,蘸点浓重画芋艿,须水分饱满行笔快速,趁湿加上根须。
④以淡彩着色。题款钤印,完成作品。
画兰作品欣赏
秀色三分雨
空山古琴操
山深闻鹧鸪
来源:国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