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竹的画法
在所有竹态中,雪竹可谓是最难表现的一种。画雪竹时,一定要注重虚实相生,使空白处皆有雪意。明代画家李日华之子李肇亨的观点十分精妙:“孔孙写雪竹以渴笔就势取之而不用滃晕,使人望之空白处皆雪也。古来未见此法,殆出心巧。然予常见白阳山人以米家法写雪图,亦用此意,此无他,向背明,取其妙,则用笔墨处与无笔墨处皆其画矣。”
步骤一:采用小景式构图,立竿。↓↓↓
步骤二:应表现出交叉竹竿的前后位置及遮挡关系。↓↓↓
步骤三:注意留白,以表现出竹竿上面的积雪效果。↓↓↓
步骤四:用浓墨点节,运笔应疾速并富于变化。↓↓↓
步骤五:用淡墨生枝,下笔应遒健圆劲,行笔应疾速,不可迟缓。↓↓↓
步骤六:添加其余的竹枝,应注意竹枝与竹竿的前后遮挡关系,竹枝之间应留出空白,以便布叶,要避免前枝后叶的情况。↓↓↓
步骤七:蘸重墨,运用侧、中锋兼用的手法布叶。切记枝叶“不一字之铺”,落笔露锋。↓↓↓
步骤八:逐步完成整幅画面的叶片的布局,出枝和布叶时,都要尽量让空白处充满雪意。↓↓↓
步骤九:下面开始用淡墨晕染画面,以表现出雪的意境。↓↓↓
步骤十:应大笔、顺峰来晕染画面,晕染时,应从局部入手,要特别谨慎,不可使晕染的墨色影响到竹子。↓↓↓
步骤十一:逐步向上晕染,要用笔表现出积雪的效果。↓↓↓
步骤十二:表现积雪效果的同时,还要表现出雪花飘落的效果。↓↓↓
步骤十三:完成晕染,使竹子看起来像生长在大雪飘落的环境中一般,完稿。↓↓↓
丛竹的画法
步骤一:取干净小号狼毫笔,蘸取花青和藤黄,调出石绿色,再蘸取淡墨调和,调好的颜色应略深,笔头吸饱颜色后,即可作画。↓↓↓
步骤二:先画竹竿,再勾其小枝。↓↓↓
步骤三:竹枝的生长规律是“互生”,即左右交替生长。↓↓↓
步骤四:要按竹子的生长规律出枝,切不可画成“对生”或“轮生”。↓↓↓
步骤五:中、侧锋兼用笔,写竹叶。↓↓↓
步骤六:画竹叶时,下笔要劲利,实按而虚出,不要迟留。↓↓↓
步骤七:按照上面的方法+,依次画出旁边的竹叶。↓↓↓
步骤八:再在旁边立竿,要整体构图,按其长势,画得长短有别。↓↓↓
步骤九:画小枝,同时构思好叶的方向。↓↓↓
步骤十:布枝既要符合其生长规律,又要注意美观。↓↓↓
步骤十一:向下的叶片呈下垂式,收笔要虚、露锋。↓↓↓
步骤十二:靠后的竹叶要用淡墨,再依次添加小叶。↓↓↓
步骤十三:按照上面的方法,再添加一竹竿。节长而稀,要画得圆润一些,再用流畅的线条画出其嫩枝。↓↓↓
步骤十四:依照其长势,逐步添加小枝。↓↓↓
步骤十五:依次画出小枝上的竹叶,注意叶的穿插关系,不要让画面杂乱无章。↓↓↓
步骤十六:添加小叶,以使画面更为生动。↓↓↓
步骤十七:下笔要干净利落,实按虚出,一抹而过,不能滞留。无论是“个”字形、“人”字形、“介”字形,画的时候都要重叠,使用这些方法,既容易画,又不乱。↓↓↓
来源:国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