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4-10-23 收藏 0 2

9月APP.gif


古代的船称为“舟”。一个字,是那么的简单,却在中国文化中,承载着希望与梦想。在古代,人们就依靠它来探索未知的海洋,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现在,“舟”依然代表着航海的精神,象征着勇气、冒险和对未知世界的追求。在位于滨海新区的国家海洋博物馆,正有一件文物——唐独木舟,是国家海洋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让我们一起来到海博馆,通过这件距今千年的展品,了解了一段活生生的历史,一段关于海洋、探索与生存的故事。

在国家海洋博物馆二层中央大厅内,一叶引人注目的独木舟静静地躺在透明展柜中,它长13.8米,腹径约0.95米,正接受着游客们的观赏与记录。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观赏体验,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通过这个看似普通的“木头”展品,让人们得以一窥那些遥远而神秘的时代,了解古代造船工匠的智慧和海洋文明。



穿越时光 解千年古舟历史演变


新石器时代的滨海聚落大多建在河边或海边台地上,交通需求以及对深水水域物产资源的索取欲望,促使人们发明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独木舟。那如何制造独木舟呢?制作过程中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呢?

“首先将砍倒的树木去除枝叶,留下主干。然后将需要保留的地方涂上湿泥巴,把要挖去的地方用火烧焦,使之变成较为松脆的碳木,方便用石斧快速凿空,最后剖面呈半圆形的独木舟。”国家海洋博物馆人文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王焱昭详细介绍独木舟的制作方法。

事实上,像这样的方式产出的独木舟确实是有迹可循的。2002年,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一段独木舟残骸,残长560厘米,宽52厘米,距今8000-7000年。原物为整段马尾松木,先用火烤焦,再用石锛加工制造而成。舟身整体保存较为完整,是目前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独木舟之一。

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展品唐独木舟是目前国内记载中保存最好也是最大的独木舟。“我们在2019年开馆前对这个独木舟进行了碳十四检测,令人惊喜的是,它的年代为隋唐时期,距今已有千年。”王焱昭一边回忆一边说道。



探索海洋 展古代先民聪明才智


据了解,国家海洋博物馆的这件展品发现于广东西江流域,材质为番龙眼,具有耐腐蚀性强,加工性能优良的特点,舟体线条极为优美。“它的舟头、舟尾、舟体侧舷有多处人工挖制的圆孔和方孔,根据磨损程度,推测可能是当时先民安装船桨所留下来的。由于船体过长,行驶过程中需要5—10人来进行操作。”王焱昭说。

可以看出,古代先民很早就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海洋探索上,他们展现的聪明智慧还不止这些。例如,根据水流的流向和特点,他们就特意将这个独木舟的船头船尾凿制成了方形。“通常在制造独木舟过程中,会根据水流的流向将两头凿制成圆形或尖形,以便在水流过程中滑动。他们把这个独木舟船头凿制成方形,可能是因为当时西江流域的水域比较平缓,先民通过其水流特征,也因地制宜地对独木舟的形式进行了设计。”王焱昭继续介绍道。

作为馆内的镇馆之宝之一,那是什么人制作的这个独木舟,什么人在乘坐它?主要用途是什么呢?

“在隋唐时期,我国不少地区水上交通发达,独木舟作为一种传统的水上交通工具,在当时被广泛使用。工匠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已经掌握了熟练的独木舟制作技术。独木舟不仅仅是当地渔民用于捕捞,还满足了人民的水上出行需求,成为连接不同地区、促进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王焱昭表示。

据记载,作为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长度最长的独木舟,国家海洋博物馆内唐独木舟的发现对于我国舟船发展研究以及古代先民对于海洋的探索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文物,馆内为其定制了恒温恒湿的展柜。“现在我们定期会有专人为展柜内部注水,让它保存在温度18-20℃、湿度45%-65%左右的恒温恒湿环境中,并做好数据记录,随时关注、调整。”王焱昭说。



锐意创新 显中华民族进取精神


相比于筏,独木舟的优点在于由一根树干制成,不易有漏水,散架的风险,船体更为坚固,安全性更强。想象一下,当时先民们运用独木舟这一水上交通工具在广阔的水域出行、捕捞的场景,是何等的便捷。他们需要小心翼翼地划动着独木舟,时刻注意水面的变化,以避开风浪。同时他们也利用这个简陋的舟船,勇敢地探索未知的水域,寻找丰富的食物资源。这样的场景,无疑充满了挑战与冒险,但也正是这样的经历,锤炼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了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智慧,其间充分体现出先民们在面对生活的艰辛所展现出来的创新精神。

直到现在,有的地方依然使用独木舟,并逐渐演变成了更加现代化、专业化的水上运动器材,其中包括如今在奥运会上看到的皮划艇。

皮划艇保留了独木舟的基本形态和特点,比如狭长的船身和尖锐的船头,这些都有助于减少水阻,提高划行速度。同时,皮划艇在设计和材料上也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和创新,使其更加适合竞技比赛和高速划行。

从古老的独木舟到现代的皮划艇,不一样的,是前者曾经主要作为交通工具,后者则主要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一样的,则是背后的人类的航海精神,是不同时代对于海洋的探索,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这种精神和信念也必将指引更多人们步向更广阔的深蓝。


来源:滨海发布






投票专题
滨海新区文化艺术普及民众需求调查问卷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