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4-09-03 收藏 0 2

9月APP.gif




北海公园

神话般的皇城宫苑




/看得见的建筑奇迹/


  • “一池三山”式宫苑布局

  • 富丽堂皇的佛教寺庙

  • 富有江南特色的园林

  • 精美绝伦的九龙壁

  • 团城内的珍贵三宝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小时候你是否哼唱过《让我们荡起双桨》呢?其实这首歌曲就是以北海公园为背景,在天气晴朗的一天,一群小朋友在北海公园内泛舟,参与其中的作者写下了这首优美轻快的儿童歌曲,后传遍了全国,北海公园也随之被全国人民所熟知。

北海南濒中南海,北连什刹海,东与景山为邻,东南与故宫相望,是北京城中风景最优美的前“三海”之首还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悠久、遗迹最完整的皇城宫苑。它拥有独特的造园艺术风格,是中国历史园林中的艺术杰作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北海公园的前世今生


北海公园是我国现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的历史发展与北京城的沿革密不可分,一代一代的历史积累,奠定了现今北海宏大的格局和丰厚的底蕴。

北海在北京老皇城内,位于故宫的西北方,是金、元、明、清历代帝王的御苑。现在北海的规模是清代所形成的,但它的年纪可老了去了。

远在辽代,北海琼岛上就建有行宫,最高处的古殿相传是辽国萧太后的梳妆台。金大定六年(1166年)在此建大宁宫,后改称“万宁宫”,又改岛名为“琼华岛”,在山顶建广寒殿,堆砌假山。蒙古人南下时,金宣宗望风而逃,这里成了无人看管的三无世界。名道士邱处机曾到此一游,并写诗赞美道:“十顷方池闲御园,森森松柏罩清烟。”

蒙古灭金时,城里的皇宫虽被夷为平地,这里却因远在当时的北郊而得以幸免。元大都时,北海被圈入皇城。忽必烈生长在辽阔的草原上,喜爱大自然,在皇宫里呆着显然太憋屈,因而整日泡在这里,把它当成了政治中心及大会堂。

明初扩展中海并开掘南海,到了清代,又在琼华岛绝顶上建喇嘛塔及寺院,并在琼华岛的四面及东、北岸增建了大量亭榭楼台。


辽代会同元年(公元938年)

辽太宗耶律德光建都燕京,在城东北郊白莲潭(即北海)建瑶屿行宫与广寒殿等。

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

金世宗仿照北宋汴梁艮岳园,建琼华岛,并将艮岳的太湖石移至于琼华岛上。在中都的东北郊以瑶屿(即北海)为中心,修建大宁离宫。


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

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宁宫琼华岛为中心营建大都,琼华岛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划入皇城,赐名“万寿山”、“太液池”。

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

明朝正式迁都北京,万寿山、太液池成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称“西苑”,并向南开拓水面,形成中、南、北三海的格局。

清代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

乾隆皇帝对北海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和增建,先后建成北海的静心斋、画舫斋、濠濮间等“园中之园”。

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

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重修“三海”建筑,在西岸和北岸沿湖铺设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在静心斋前修建小火车站,供慈禧乘小火车来园游宴。

光绪二十六年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北海惨遭践踏。北岸的澄观堂设立了联军司令部,万佛楼的一万多个金佛及园内其他宝物被洗劫一空。

1925年

经十年修缮,北海于该年8月1日才正式开放为公园。

滑动查看更多



“一池三山”神仙宫苑式布局



作为三海之一的皇家园囿,北海的设计建造不仅融入了历代精湛的造园手法,更秉承了中华民族“天圆地方”的传统美学观念,还杂糅了原始的神话传说于建筑之中,从规划理念上遵循的是中国传统的“一池三山”的神话传说。

所谓“一池三山”,指的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园林景观。它以水池和三座小山为主要特点。这种园林设计常见于古代皇家园林和一些名胜古迹中。“一池三山”的设计中融合了自然山水景观和人工园林建筑,整体布局上体现了自然山水和人文园林的艺术融合。


园林中的精美建筑


北海公园由来千古,文化传承悠久,公园内有着许多精美的古建筑,它们布局精巧,精美大方,是研究园林建筑及文化的重要历史资源。以下是几处有代表性的景观建筑。


白塔 北海标志性建筑

白塔是北海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它兴建于清初,坐落在历经金、元、明三代的广寒殿旧址上,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白塔在北海的大规模扩建中又获重修,增添了一些细致的变化。现今的白塔绿荫拥簇,巍峨壮美,富丽堂皇,精美非常。



小西天最大的方形攒尖殿堂

小西天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整体建筑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其主殿为中国现存最大的攒尖顶殿宇,柱位布局公正,正方形平面与四角隅亭阁构成强烈的几何形布局。


静心斋秀美绮丽

静心斋位于北海北岸,是一座内含精巧亭榭和怪石蹊径的华美庭院,园子里的建筑别致、风格独特。静心斋最早建于明代,初名镜清斋,据说清乾隆帝身为太子时曾在此读书,所以又名“乾隆小花园”。



九龙从天落玉璧

北海九龙壁建于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原为大圆镜智宝殿前的影壁,用七色琉璃砖砌筑而成。面积雄伟恢弘,整体色彩绚丽,精美绝伦,虽历经二百多年风雨侵蚀,颜色依然十分鲜艳。中国现存三座古代九龙壁,唯独这座是双面壁,它已经成为研究清代琉璃结构建筑的重要史料。







珍贵的团城三宝


团城原是太液池中的一个小岛屿,明代重修时在岛屿周围加筑城墙,初步奠定了团城的规模。团城面积宏大,布局紧凑严整,内有古籁堂、余清斋、净澜亭等建筑,还有著名的团城三宝。


  • 白玉佛

供于承光殿后厦佛龛内,用整块白玉雕琢而成,色泽清润,神态颐静慈祥。这座白玉佛是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从缅甸募化而来,后被僧人敬献给慈禧。


  • 渎山大玉海

元代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元大都工匠用整块墨玉雕刻成一个大酒缸,敬献给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为酒缸赐名“渎山大玉海”,每当在广寒殿宴请文武百官时,就用它盛放御酒,据说能存酒三十余石。


  • 遮荫侯

团城内共有A级古树17棵,B级古树23棵,还有一棵20余米高,树龄近千年的大油松,乾隆封其为“遮荫侯”。“遮荫侯”南面有一棵白皮松,也同时被封为“白袍将军”。





北海公园的秀丽景色今天就先带大家游览到这里,今后还将为大家介绍更多优质的建筑奇迹,敬请期待!

内容来源:《寻找中国最美古建筑·北京》

《中国古建筑小讲》




消息来源:天津空港经济区文化中心






投票专题
滨海新区文化艺术普及民众需求调查问卷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