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4-08-25 收藏 1 3

9月APP.gif


进了秋季,海鱼长大了,肚子该有油的也有油了。等秋末冬初,大大小小的养虾池出完了虾,就该集中出鱼了。梭鱼、鲈板鱼、海鲇鱼、刺鱼大量上市,价格还便宜,再加上秋天阳光干爽,不晒点咸鱼哪行呢。而且,家里的冰箱冰柜基本都冻满了虾了,没有冻鱼的空间了。
一层鱼一层海盐,有多少鱼都可以腌制处理。

腌制一宿的海鱼,会在未来三天的骄阳中,被迅速晒干,干得再无鲜鱼的弹性,用本地土语说,干得“贝儿贝儿(梆硬的意思)”的了。然后把干鱼装进透气的布口袋,悬挂在储物的小屋里,随吃随取。
汉沽人喜欢腌制的咸鱼,主要有海鲇鱼和鲈板鱼。这些年,随着钓鱼人突然摸透了梭鱼的习性,掌握了用拍杆“啪啪啪”拍梭鱼的钓技,梭鱼上市激增。因为梭鱼冷冻后容易走味儿,人们就把梭鱼也列上了腌制咸鱼的大名单。

起初,那些油性大的鱼,比如梭鱼和刺鱼,百姓们一般都不会腌制处理,因为油性太大,晒干后储存过程中,鱼肉会很快变黄,吃起来辣嘴,汉沽人称之为“走油”。咸鱼一旦变黄、走油,味道就变得很差了。
初冬某天上午,去早市买本地刺鱼。大一点的五元一斤,小的十元三斤。有个老大爷扶着自行车车把,和路过的行人说,“刺鱼腌了,别出卤,吃的时候捞几条,洗干净了,油煎,比(汉沽人把“比”读成“匹”)啥都好吃。”用海盐腌制咸鱼,鱼会渗出汁水,把海盐溶解,形成鱼卤,腌制的鱼就浸泡在鱼卤里,浸泡几个月也也不会腐坏。把腌鱼一直泡在鱼卤里,不捞出来晒,这叫“不出卤”。用不出卤的办法,就可以解决梭鱼、刺鱼腌制晒干后容易走油的问题了。
用鲜为人知的“不出卤”的办法,还可以应对腌制鱼时遭遇阴雨天的尴尬。腌制了一宿的鱼,鱼肉里的水分被海盐逼出,又继续溶解残存的海盐,就形成了淡红的鱼卤,鱼卤越渗越多,会把鱼完全浸泡其中,浸泡久了也不会腐坏。如果天气不好,腌鱼干脆不出卤,直至天气放晴,空气干爽。
咸鱼的吃法,基本有四种:馏,烤,熬,炸。把干得“贝儿贝儿”的咸鱼放在温水里泡几个小时,把鱼泡软,泡淡,然后捞入盆子里,加花椒、葱姜蒜、料酒醋酱油(渔家馏咸鱼,不放酱油醋,也很好吃)。用高压锅蒸一刻钟,即可食用。这种馏咸鱼的吃法,值得大力推介。因为高压锅的蒸制,可以使鱼骨酥软,特别是海鲇鱼,吃的时候,除了鱼头部分,直接大咀大嚼就可以,鱼骨的感觉已经很模糊了。蒸制的鱼肉,会像吃猪蹄一样粘手,似乎把鱼的胶原蛋白全部激发出来了。而且,这种吃法,蒸制的鱼无论热乎乎吃,还是冰凉呱唧地吃,都很美味的。馏咸鱼之前,对咸鱼进行了浸泡,可以去掉大部分亚硝酸盐,吃的时候再搭配些蔬菜,可以尽情享受,不必顾虑太多。

烤咸鱼的吃法,缺点就是鱼太咸、太香,而且炉火也不好找。烤咸鱼的美味记忆,基本终止于暖气的普及。当然,用电烤箱也可以烤制,只是有用官窑瓷器腌制咸菜的大材小用的尴尬。烤咸鱼太香了,会让人控制不住食量,齁咸的鱼肉入肚,不停地喝水也难解渴。所以烤咸鱼的吃法不推荐。钱钟书在《围城》里写过一句形容烤山芋的话:这东西,本来就像中国谚语里的私情男女,偷着不如偷不着。烤山芋就是这样,吃着不如吃不着。买到手的那一个未必甜,但那香味则总会燃起饥肠辘辘的食欲之火。

黄豆熬咸鱼。把咸鱼泡软泡淡,同时泡一些黄豆,把咸鱼切成鱼块,起锅烧油,像熬鱼一样放入作料,但是千万不要放盐,放入高压锅压软烂的黄豆,注意,压黄豆的汤水别扔,与黄豆一起折鱼锅里,熬炖一刻钟即可。转天,熬制的咸鱼就会凝成美味的鱼冻。鱼冻可是烈酒在冬天里的好搭档。

炸咸鱼,因为腌制与油炸两种不健康饮食习惯叠加一起了,所以不努力推荐了。
腌制咸鱼的习俗,与汉沽的海鱼海盐富饶有关,即使重视健康饮食的今天,腌制咸鱼也是一种难以撼动的美味。爱吃的人,会吃一辈子。
那些把健康饮食看得过重,不敢吃这个不敢吃那个,包括不敢吃咸鱼的人们,很像一辈子没出过村的百岁老寿星,他们的生命虽然很长,但是每一天的体验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单调雷同的。


来源:百里滩文学百里滩






投票专题
滨海新区文化艺术普及民众需求调查问卷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