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4-08-19
收藏 0
2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麻蚶子是冬天时汉沽家家户户吃得起的肥美海鲜。那时候自来水还没通进各家各户,住平房的人们共用户外的自来水。自来水的水泥井台,总是结着厚厚的白冰,来这里挑水,很容易遇到有人提着一大篮子泥疙瘩一样的麻蚶子,放在井台中间,把自来水龙头拧到头,任由粗壮有力的水柱訇然作响,砸向麻蚶子,在自来水的冲击下,麻蚶子壳瞬间纹路清晰,麻蚶子壳的纹路呈放射状,放在眼前看,就像微缩版的田垄一般,蚶壳上的那层棕色小绒毛,也见了本色。再提着篮子回家,刚才无比腌臜的麻蚶子就变成白花花的俊俏模样了。冬日傍晚,窗外寒冷黑暗,对于百里滩的孩子们而言,充满了未知的恐惧,而窗内温馨明亮,一家人熟悉又亲切。大家围坐饭桌,饭桌中间是一大洗脸盆刚从热气腾腾的锅里捞出的,多半已微微裂开嘴的麻蚶子。麻蚶子热乎烫手,香气弥漫,一家人说说笑笑开蚶子肉,孩子们此时变得很乖巧,踏踏实实坐着,帮大人剥麻蚶,不是孩子们突然懂事了,是刚出锅的麻蚶子肉实在太馋人了。一边剥蚶壳取出净肉,一边把某个看起来又嫩又干净的蚶肉塞进嘴里,和着口水大方地嚼着。肥嫩的蚶子肉饱含鲜美的汁水,咀嚼好久,鲜美的滋味仍然清晰可辨。此时,孩子们的贪吃是不会被父母责备的,因为父母也忍不住会吃上几个。孩子们因为留神了口中鲜美滋味,偶尔会把蚶壳扔进放净肉的盆里,自然会引来大人两句取笑的话。煮熟的麻蚶子,得有一半是不张嘴的。不张嘴的麻蚶子,就得用工具从屁股门处撬开。通常用小金属勺。麻蚶子被撬开后,身体里面的汁水立刻流出来,汁水是鲜咸的,很螫手。而这些不张嘴的麻蚶子,因为肚子里没啥泥垢,又汁水丰沛,是最适合开壳即食的。
天寒地裂,室外可以玩的游戏,小伙伴们乐趣之一,就是从放在院子的麻袋中,拣出几颗冰疙瘩般冻手的麻蚶子,忍着自来水砭骨的冷,把麻蚶子外壳上的泥垢洗净,然后放在烧着煤核的炉火盖子上烤。挑选麻蚶子前,先悄悄打开麻袋口,在泥疙瘩一样的麻蚶子中,寻找张开贝壳露出鲜嫩蚶子肉的,用草棍儿捅一捅,蚶子壳闭合,夹住草棍儿,就把泥疙瘩提起来。烤蚶子时,蚶子壳里渗出的汁水流淌在炉盖上,立刻滋啦滋啦变成了一串舞动的小气泡,气泡很快缩小,消失,只留下一点痕迹。蚶子壳张了嘴,就用筷子把蚶子夹离炉火,扔在地上,等不及蚶子壳晾凉,就赶紧地抓在手中,被烫得龇牙咧嘴,也舍不得撒手,左右手来回交换着托着滚烫的麻蚶子,嘴里还哈哈地向手心不停地吹气。把麻蚶子壳掰开,露出土褐红的肥嫩蚶肉,一口叼住,牙齿上发力,把蚶肉撕扯下来,吞进嘴里,咀嚼几下,也许只在蚶肉上留下了几排牙印,就咽下肚子,再和伙伴们继续争食下一只烤蚶子。这种烫嘴的烤蚶肉,鲜美多汁,还有烧烤海鲜的独特香味,颇富嚼劲,但因为易得,当时并不觉得多么稀罕。普通家庭,一般都用蚶子肉炒白菜。这道菜的门道就是,可以用生开的蚶子肉炒白菜。如果炝锅后就放入蚶子肉,那蚶子会嚼不动,一般先把白菜炒塌锅,白菜接近成熟时,再放入蚶子肉,翻炒几下,汤汁成白色即可。如果再奢侈一点,可以馇蚶子。馇蚶子的作料,就是大料葱姜蒜,醋,酱油,盐,慢火焅汤,把蚶子肉炖软乎就可以。如今很多人用高压锅馇蚶子,效果更好,高压锅冒气后,文火压20分钟,蚶子肉就软乎了,老人也可以嚼得动。
大葱拌蚶子肯定是下酒菜里的上品。干净的蚶肉,最好用煮蚶子的原汤洗一遍,然后放大葱白切成的葱花,点一点醋,酱油,眼泪一样的几滴香油就可以。调味品一定要少放,尽量保留蚶子的鲜美本味。
蚶子白菜蒸饺,也是本地重要的渔家美食。蚶子白菜饺子的馅料,如果只有蚶子肉,味道并不好,最好放些炖熟的猪肉,把猪肉切碎,与蚶子肉和在一起,放些五香粉,这样的馅料包成的蒸饺才香。
葱爆蚶子肉,更考验厨师对火候的把握能力。我个人体会,火小点更好,蚶子别炒老了就行。当然,白水煮蚶子,是麻蚶子最简单最美味的吃法,只是如今的蚶子质量下降,水煮蚶子,汤会很腌臜,吃起来不干净。
过去的蚶子都是清汤赤贝,煮熟的蚶子汤是清的,蚶肉是红的。如今的麻蚶子,再也达不到过去的水平了。不过,曾经有几年,大海因为污染和过度捕捞,蚶子都少见,这几年生态稍微恢复了,蚶子多了一些,虽然质量差些,聊胜于无吧。
消息来源:百里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