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4-06-04
收藏 0
0

提起祝允明,或许很多人没听说过,但是要说他跟唐伯虎一样,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估计大家也就知道了。祝允明作为一名“麦田守望者”写过一首初夏时节的小诗《首夏山中行吟》,描绘了姑苏地区初夏麦收时节的景象,很具姑苏特色。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梅子熟了,从青色变成了黄色,地里的菜和麦子也都成熟了,又到了忙着养蚕的时节。山中寺庙里悠闲自在的僧人,烹煮着老茶树的茶汤,村里的姑娘站在酒垆边煮酒,酒香四溢。“有花有酒有吟咏,便是书生富贵时。”祝允明在岭南做过小知县,而且为百姓做了些实事,留下了些政绩。他在给朋友的信件中曾经剖析自己说:我终归不善于做官,或许是因为自己无法跟一些昏官同流合污,内心十分痛苦。没多久,祝允明就以“年老体病”为由辞职了,也就是在辞职后,他的书法创作达到了顶峰。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归隐后,这位“麦田守望者”终究守住了自己的初心。
唐朝诗人雍裕之写过一首《农家望晴》,晴天的晴,顾名思义就是农家人盼天晴。这首诗选取了麦收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即将来临前一位老农看云识天气的小片段。麦收也叫“抢收”。麦收时节,上到七旬的老者,下到垂髫小儿都会投入到小麦抢收中。这样的壮阔场面,白居易也在《观刈麦》里描写过:“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而麦收时天气突变,这关系到一年的收成,农家人怎能不心焦。“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秦地就是陕西一带。这两句是说,曾经听说秦地这里刮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在这个节骨眼上,天气的好坏关系到一年的收成。所以这位“守望者”希望老天不要下雨,但是他没有直说,而是把西风拟人化,盼望它早早归去。而“为问西风早晚回”这怯生生一问,也显示出了农耕社会对上天的敬畏。
“白发老翁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意思是,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地站立在麦场的最高处,盼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诗人选取白发老农这一形象是最有代表性的,这样的人物富有社会和生活经验,他们饱经磨难却顽强地生活着,永不绝望。另外“如鹤立”的姿态给人一种持久、执着的感觉。这首诗里有对农民的同情、有对农民的歌颂,字字不提却字字珠玑,所有的同情和赞颂都在这一字一句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