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4-05-28 收藏 0 1

1712030116808304.png


王蒙在散文《人生即燃烧》中写道:“人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时间段,是一次能量释放反应,重在参与,重在投入,重在尽力。胜固可喜,败亦犹荣,只要尽了力,结账时候的败者,流出的眼泪也是滚烫与有分量的。”千年前,白居易也在自己的诗中对生命的长度和宽度表达了观点。




放言五首·其五
【唐】白居易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这是白居易所写的组诗《放言》中的第五首。在这五首诗中,白居易就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暗含了人生哲理。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的意思是事物的大小是相对而言的,泰山虽大,它也欺负不了毫末,颜回虽然一生很短暂,但他一生也自得其乐,也不会羡慕长寿的老子和彭祖,他更在意生命的厚度与意义。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松树活了一千年终究还是会衰朽,槿木仅开花一天也自我感觉很好。做人何必眷恋红尘中的浮名,而贪生怕死呢,到后来开始厌恶生活,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最后两句“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自然界如此,人生也不例外,所以“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生命不但有它的长度,还有厚度和温度。白居易70岁以后,还自掏腰包修缮了龙门一带的水利,惠及一方百姓。所以无论白居易在杭州、苏州还是洛阳,都留下了他的美名。



白居易一生跌宕,少年时过着流亡的生活,青年时仕途坎坷,中年被贬,在《琵琶行》中发出“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叹。为官四十余载以天下为己任的风骨、耿直正义的节操和亲民、爱民的品质在他身上融为一体,直言不讳、刚正不阿,上为朝廷谏言,下为百姓请命。在被贬谪时也保持着通达的人生态度,如孟子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就像原野上的劲草、石缝中的修竹,砥砺节操、洁身自好,一生闪耀!


转载自央视文艺


投票专题
滨海新区文化艺术普及民众需求调查问卷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