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4-03-27 收藏 0 2




01

中国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提到苏州,绕不开的必然是那些闻名遐迩的园林。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被认为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和中国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1997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拙政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02

吴门才子妙笔生花

拙政园最初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明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将此宅买下,并委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文征明才华横溢,不仅设计了园林的面貌和风格,并作有《拙政园图》、《拙政园记》和《拙政园咏》,流传于世。

拙政园的建造历时16年方告竣工,王献臣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也”之句为此园命名,暗喻自己作为朴实之人在自己家的花园里为政。

后随着朝代的更迭,拙政园历尽沧桑,几经易主,直至1951年拙政园划归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文管部门立即修缮,聘请专家名匠,规划整治,按原样修复。1952年11月6日,整修后的拙政园中部和西部正式开放。



03

古朴典雅看“三园”

拙政园,以其布局的山岛、松岗、竹坞、曲水之趣,被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其特点是园林的分割和布局的巧妙,充分采用了对景和借景等造园艺术,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的风格。

园内现在的格局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中园

参差错落,精巧雅致

拙政园的中部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称为“中园”。中园的总体布局以水为主,池中堆山,亭台楼榭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就建在水中,参差错落,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中园总的格局仍就保持了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的建筑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是园主宴请宾客的地方,它既是中园的主体建筑,又是拙政园的主建筑。

中园俯视图


西园

精致奢丽,紧凑规整

拙政园的西部原为张履谦重修时期的“补园”,当时依山傍水建造了亭阁,布局紧凑,其中起伏曲折的水廊、溪涧是造园佳作。西园的主建筑是靠近住宅一侧的卅鸳鸯馆,这是当时园主宴请宾客和观戏听曲的场所。另一个著名的建筑是与谁同坐轩的扇亭,扇亭两侧的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的窗户,一个对着倒影楼,一个对着卅鸳鸯馆,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整体造型小巧玲珑。

西园俯视图


东园

疏朗明快,溪涧环绕

东园原称“归园田居”,它的规模大致以明代王心一所设计的“归园田居”为主,形成了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的主体布局,再配上山池亭榭,仍旧保持了拙政园疏朗明快的整体建筑风格。

东园俯视图

04

名人爱它有多深?


文征明

“爽借清风明借月,

动观流水静观山”


相关著作

《拙政园图》、《拙政园记》、《拙政园咏》

李鸿章

“忠王府琼楼玉宇,

曲栏洞房,

真如神仙窟宅”,

“花园三四所,

戏台两三座,

平生所未见之境也。”

叶圣陶

园实不甚大,

而不觉其不甚大者,

树实为之,

结构才思,

吴地当推巨擘矣。



拙政园景色秀美,山石池沼,溪流涓涓,娉婷婉约、姿态万千,每个季节都有着它独特的万种风情。

拙政园的介绍就到此为止,下期更精彩!




来源:天津空港经济区文化中心



投票专题
滨海新区文化艺术普及民众需求调查问卷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