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3-12-24 收藏 0 1

1703226144358384.gif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巴纳姆效应


神棍

小图,小图你在吗?我最近做了一个超准的心理测试,你要不要来试试?

什么测试呀?我也来试试~

小图

神棍

你是一个很懒,很怕麻烦的人。

emmm..虽然感觉你在骂我,但我确实很懒。

小图

神棍

你的内心非常叛逆。

确实如此。

小图

神棍

你超级爱吃,每天都在想下一顿要吃什么。

哈哈哈,是这样子~

小图

神棍

老夫掐指一算,你是不是还有工作没完成呢?

呃,这都被你发现了。不对啊,你这能叫心理测试吗?

小图

神棍

你不是觉得都很准吗,这不都对上号了。

什么啊,这不就是很笼统的概括吗?要不是小图我上了两年学就被你骗了,这不就是“巴纳姆效应”嘛!

小图

神棍

诶???那是什么?

还是让我来给你介绍介绍吧。

小图



什么是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或星相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所以当他人用一些普遍、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并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人们会对于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订做的一些人格描述给予高度准确的评价,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致能够放诸四海皆准适用于很多人身上。



巴纳姆效应解释了为什么有很多人会认为算命、星座、塔罗牌都很准。因为这些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事实上他们对每个人说的都是一些笼统的、一般性的概括和描述。

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

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

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

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走出迷雾,正确认识自己

我们常常以人为镜,去对标自己的行为,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Cooley,1902)曾用“镜像自我”来描述个体,把别人当做镜子来进行自我感知。他认为,我们常常根据自己出现在他人面前的样子来感知自我。

事实上,最好的镜子就是我们自己,只有正确了解自己的水平和处境,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所以,要时常拿起自己的镜子,看到真正的自己。


首先,客观真实的认识自己。

在面对外界的评判标准时,不要盲目地以此判断和衡量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

其次,提升对信息的判断力。

我们要学会吸收合理有效的信息,对于一些星座,算命的事情,保持理智,清醒,不迷信的态度。

最后,取人之长,补己所短。

与其去相信一些笼统模糊的人格概念,不如将自己的目光切切实实放在我们身边能够见到的优秀的人身上,吸收学习他们的优点,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不足,改善自己的短处,从而更好地认识你自己。



(以上图片、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


参考图书:

《受益一生的心理学效应》

馆藏位置:2楼第一图书借阅室05排10列2层

《社会心理学》

馆藏位置:2楼第一图书借阅室08排14列6层






转载自天津空港经济区文化中心


投票专题
滨海新区文化艺术普及民众需求调查问卷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