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的解析 | 弗洛伊德
本书被誉为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划时代不朽巨著,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让我们用心理学专业视角读一读这本书,了解自己晦涩的梦境。
✦
✦
《梦的解析》
[奥] 弗洛伊德著
万卷出版公司, 2022
索书号:B845.1/59
泰达图书馆二楼借阅区05架A面5列02层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作的心理学理论著作《梦的解析》,它又被译做《解梦》。
大家都应该或多或少做过一些梦吧。梦的内容可谓是千奇百怪,我们也许会梦见自己从高空坠落,我们也许会梦见被追逐,还会梦见自己回到了校园,继续学生时代......
很多人醒来后会困惑,自己做的这些梦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对此充满着兴趣,或许会打开手机查询这些梦的深层含义,从而去了解自己的需求。
但是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天天查询周公解梦直接去看结果,不如来看一看我们今天将要讲解的《梦的解析》,因为这是一本能让我们了解自己的书,可以为自己找到一面镜子,照亮梦境的迷茫。
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本书的作者西格蒙得·弗洛伊德的名字。弗洛伊德可能是很多人认识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心理学家。但是,仅仅把他称为心理学家,却实在是有点小瞧了他。
弗洛伊德早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跟随他去审视自己,在无边的精神世界里,我们会发现那里不是真的那么缥缈和不可窥视。
其实自己心里的一切都投射在那里,有我们意识到的和没意识到的东西,梦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绝对没有欺骗的地方。
想知道我们的梦究竟代表了怎样的诉求吗?
那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关于梦及梦的解析
开始解析梦之前,我们必须明白,梦究竟是什么?翻阅书本,查阅资料,我们可以得知,梦说白了就是一种主体经验,是人在睡眠时产生想像的影像、声音、思考或感觉。通常情况下,梦的内容是非自愿的,不过也有些梦的内容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但无论梦的内容是可控的还是非自愿的,做梦的整个过程都是一种被动体验,而非主动体验过程。我们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梦,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说完了梦的概念,那么就到了对梦的解读。不得不说,做梦有时候是很“玄学”的,比如有时候人会梦见逝去的亲人托梦,或者通过梦预知一些将要发生的事情,尽管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情况确实真实存在。历史上也有很多名人因为梦而获得灵感。比如元素周期表之父门捷列夫,在当时,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63种元素,他们无可避免地想到,自然界是否存在某种规律,使元素能够有序地分门别类、各得其所?35岁的化学教授门捷列夫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在疲倦中进入了梦乡。在梦里,他看到一张表,元素们纷纷落在合适的格子里。
电影《弗洛伊德》剧照
1900年以前关于梦的研究
电影《弗洛伊德》剧照
书的一开始,弗洛伊德就跟我们坦言,刚开始需要解梦的时候,他在梦的观念上受到许多传统看法的影响。然而,他立刻就发现自己完全不同于时下一般人对梦的看法。当时,普通大众的意见是,梦的运作是完全不合逻辑的。可笑的是,这些人虽认为梦是不可理解的,是荒谬的,但他们却仍无法鼓足勇气,论证梦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前面我们提到过,许多人会利用直觉猜测做梦的内容究竟代表了什么意思,也就是“象征法”。这种方法其实在某些方面看来,是利用“相似”的原则,而且有时显得相当高明。但这种方法在处理看上去极不合理和荒谬的梦时,一定是非常蹩脚的。比如说,《圣经》上约瑟对法老的梦所提出的解释,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先出现七只健硕的牛,继之有七只瘦弱的牛出现,它们把前七只健硕的牛吞噬掉”,这句话就被解释为暗示着埃及将有七个饥荒年,并且预言这七年会将以前丰收的七年盈余的部分完全耗光。这只是一种主观的推测及直觉的反应,说白了只是一种蹩脚的解释罢了。而人们广泛使用的另一种释梦方法,也就是“密码法”,它每一个符号均可用另一已具有意义的内容,一个个予以解释,然而,这种方法也是不够科学的。举例说吧,某天,我梦到一封“信”和一个“丧礼”等等,于是我马上查了一下,发现“信”是“懊悔”的代号,而“丧礼”是“订婚”,然后,我们再从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意义间寻求其中的微妙联系,最后编织出对将来所作的预示。但仔细想想我们就会发现,在释梦时,同一个梦的内容,对不同的人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已婚和未婚的人分别梦到这两样东西,情况完全会不一样。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出,这两种常用的释梦方法的不可靠性是十分明显的。就科学的处理来看,“符号法”在应用上有其限制,不能广泛适用于所有的梦。而事实上“密码法”的确实性又根本没有科学保证。
电影《弗洛伊德》剧照
转载自泰达图书馆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