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2-08-01 收藏 0 2

20220208155402.gif





中国民乐课——《八音与乐器的产生》带您了解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八音与乐器的产生



八音是指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周礼·春官》中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八音,也是最早的乐器分类法之一。


据《周礼·春官》记载,材质不同,乐器的声音效果也大不相同。“八音”乐器的制作材料包括植物、动物、金属和石材,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手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从出现以来,“八音”分类法一直占据着我国传统乐器分类的主流。 


所谓乐器,就是奏出音乐的工具,乐器的发明与生产劳动有密切的关系。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


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原始时代的人类,他们的劳动生活,可以说是和音乐为伴一同开拓发展,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是直接从人类的劳动生活中产生出来的。



主讲老师



唐峰,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荣誉首席,一级演奏员。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化和旅游部文华奖评委、文化和旅游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常务理事。



视频来源国家公共文化云


投票专题
滨海新区文化艺术普及民众需求调查问卷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