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2-05-28 收藏 0 2

微信图片_20211002201409.gif


北极的奇花异卉




一、北极与南极在地貌、气候与植被上的差异

北极与南极最大的不同在于南极的中心地带是一块冰冻的陆地,而北极的中心地带却是一片冰冻的海洋。南极是地球上唯一一个既没有国家,又没有居民的孤独的大陆,年平均温度为-50℃,被称为“风极”、“寒极”和“旱极”。而北极因地形不同使得自然环境相对于南极更加适合生物生存,拥有较为丰富的动物、植物种类,且居住着已有上万年历史的土著居民。

北极与南极均具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一年如同一天,越接近极点,极昼极夜现象越明显。每年4-5月是北极的春季,也是一年中日出的时候,相当于一天的清晨,6-8月是短暂而又生机勃勃的夏季,9-10月份迎来秋季,此时的太阳已是夕阳,黑暗、寒冷持续近半年的冬季紧随其后。每年11月23日开始步入完全没有阳光的日子,直至来年春季。南极在南半球与北极正好相反,当北极进入极昼的时候,南极进入极夜。

两极比较而言,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优于南极,其优势主要体现在风速、温度和降水量上。1. 风速:北极地区风速较小,北冰洋沿岸风速为10米/秒,15米/秒以上的风速仅偶见于冬季;而南极15米/秒以下的风速较为少见。2. 温度:洋流的作用影响到温度,北冰洋同其它海洋一样,温度比较稳定,很少出现急剧变化的情况。北极是周边陆地包围中间的海洋,而南极是辽阔的海洋包围着中间的陆地,海陆差异导致了平均温度的差别。另外,在海拔高度上北极比南极低,而温度与海拔高度成反比。以上原因导致北极的平均气温较南极高出约30℃。3. 降水量:北极年降水量一般达到100-200毫米,格陵兰海域甚至可以达到500毫米,以夏季雨水为主,由于蒸发量不高,所以土壤湿润。而南极极少降水,空气湿度很低,故而被称为“旱极”。上述差异造成北极植物与南极植物在种类、数量和分布范围上均有较大差别。

南极与世界其它大陆是隔离的,气候寒冷、干燥、风大、日照少、土壤缺乏养分和生长季节短等因素,严重限制了陆生植物生长,植物稀少,没有乔木,少有花卉。据统计南极洲的850余种植物中,多数为低等植物,仅3种开花植物属于高等植物。低等植物中,有350多种地衣、370多种苔藓和130多种藻类。北极植物有900多种开花植物,3000多种地衣,500多种苔藓,还有一些高等植物,如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从两组数据中不难看出南、北两极植物类群明显的差异。

北极罂粟

一望无际的北极绒

二、北极植被的分布特点和特殊习性

北极地区有1000多公里宽的针叶林带,以松柏类为优势种。松柏类植物的叶为针状,不仅减少水分的散失,还可以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抗旱、耐寒性能极佳。从针叶林带向北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直至完全消失,矮小的灌木、多年生草本植物、地衣和苔藓占据了优势,这种植物群落被称之为“苔原”。苔原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层次少且不明显,通常情况下只有1-2层,最多也只有3层,即矮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地衣层。

北极苔原植被所处环境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低温,最暖月平均温度只有10℃或略高,最低温度则可达-55℃,光照也很特殊,夏季是连续几个月的白昼,太阳24小时高悬于空中,而冬季则是漫长的极夜,几个月都见不到太阳,植物每年的生长期只有2-4个月。低温抑制了植物生长,植被的生长率很低,科学家们发现一棵拇指粗的柏树竟然已经生长了约400年。

北极苔原的风速比较大,而低矮植被可以降低地表风速,使地面局部气温升高,体现了低矮植物的适应优势。如生长在北冰洋沿岸的海风铃草。再如北极柳,虽为乔木却与其它地区的柳树不同,经过缓慢的进化适应了北极的环境,发展出贴地蔓延生长的习性。

海风铃草

匍匐生长的北极柳

在漫长的冬季,北极植物基本处于休眠状态,整个地表看起来一片灰暗毫无生气。夏季一到,各种植物犹如雨后春笋,顷刻之间涌现出来,竞相争奇斗艳,充分利用短暂的夏季,沐浴在阳光中,使大地处处焕发出生机。北极严酷而特殊的气候条件,造成植物生长期短,无法完成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所以一年生植物微乎其微,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主导地位。北极植被中很多种类不依靠种子繁殖,而是利用地下根芽进行无性繁殖。以常见的蒲公英为例,在短暂的夏季不能完成整个发育周期,所以它的胚珠不需要受精就可以发育成成活的种子。再如,具有匍匐枝的鞭索虎耳草,其珠芽在花期掉落,入土便迅速生根,成为一棵新的植株。这些特殊的繁殖本领是北极植物所特有的。

鞭索虎耳草

除了气候,限制北极植物生长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土壤。北极的土壤比较贫瘠,氮元素严重缺乏。由于北极降水中所含氮化物很少,豆科植物稀少无法将氮固定,土壤中固氮菌的活动受到低温抑制,使氮的转化途径一一被切断,所以在鸟类聚集的地方,会看到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植物,因为鸟粪提供了优质的氮肥资源。

北极的土壤是永久性冻土层,夏季只能融化表层约30厘米厚,植物的根只能在这个深度伸展,以下则是坚如磐石的永久性冻土层。厚厚的冻土层使土壤的排水能力差,许多植物的根部几乎泡在水中,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这是植物生长缓慢的又一个原因。

三、地衣的作用不可小觑

北极为什么生活着大量地衣?原因很简单,因为地衣的生命力是植物界最顽强的,是其它植物的开路先锋。地衣能分泌一种独特的地衣酸,能够分化瓦解岩石形成土壤,并从中吸收无机营养物。偶尔,北极地衣还能享受到风从远方带来的鸟粪提供的养料,即使在北极这样严酷的环境,它们仍然处处可见。

岩石上的北极地衣

北极苔原上地衣植物的存在使土壤保存了一定水分,苔藓植物可以趁机侵入,苔藓的侵入为矮小有花植物的生长打下了基础。北极苔藓的养料来源主要是鸟粪和岩石风化物,它们的种类远没有地衣多,分布也不如地衣广泛,原因是苔藓对水的要求比较高,凡是水源比较丰富的地方,虽生长缓慢,经过日积月累总能看到一片片黄色或绿色厚厚软软的苔藓,像地毯一样密密麻麻的铺洒在地表,偶尔还有一簇簇漂亮的花朵点缀其中。

苔藓与开花草本植物

长期生活在北极地区的植物在适应环境和长期进化中不断完善自身,以特殊的生存和繁殖本领延续着生命,使北极这样的荒凉之地出现了片片绿洲,顽强地展现出生命的勃勃生机。



文章来源:天津自然博物馆

投票专题
滨海新区文化艺术普及民众需求调查问卷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