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文艺座谈会八十周年
✦
80年前,1942年5月23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讲话创造性地阐释指明了文艺与人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确定了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重温讲话,牢记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经典话剧 好戏连台 线上热演 继往开来
5月28日 19:30
今日直播
话剧《原野》
合作直播平台
下载“抖音”并搜索“天津人民艺术剧院”
5月28日 19:30
话剧《原野》
✦
剧目简介
本剧是 曹禺先生的早期三部曲之一,但其创作风格却明显有别于其他现实主义经典代表作《雷雨》《日出》。本剧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北方,剧中男主人公之一名叫“仇虎”,其名字中就带有着强烈的复仇意味,故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不可避免,具有着明显的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戏剧特征。作品深刻而细腻地挖掘了人性的复杂,展示了人性的恶,以及困苦的人性对善和美好的顽强追求。
编剧:曹禺
导演:王延松(特邀)
舞美设计:刘科栋(特邀)
艺术总监:钟海
主演:
马慧慧 张文明 罗军 马僮璘 高阳 刘纪铭 郜妍妍 周淼
大提琴表演者:罗立妮(特邀)
陶俑类形象:
张铎 许诺 王珏 王琳珊 秦瑞 丁迪迪 闫一婷 任彬
灯光设计:张伟明
音响设计:梁松
服装设计:何琼
化妆设计:张丹雪
道具设计:房中立
导演的话
● 曹禺先生曾经说过,职业剧团演《雷雨》一定成功,演《日出》一定成功,演《原野》一定失败。这勾起我想排《原野》的最初欲望。成功与失败,我想就是指观众的接受程度。通过新解读去发现经典背后隐藏的、通常是观众着迷的东西,我首先要找到更有力量的形象。
● 当这些陶俑像西方人送葬一样把大星扛在肩上,我用了莫札特的《安魂曲》来引发剧场里的悲悯之情。我认为,青年曹禺有一种巨大的悲悯之心,就是人性里恶的东西会毁灭人生命里许多本来美好的东西,在漫长的“原野”争斗中,那些不安的灵魂是多么需要抚慰。
天津人艺版《原野》最具特色的就是几个黄土烧结的古陶俑形象,它们与剧情穿插运用,充满了深刻的隐喻。古陶既象征着北方秋天的原野大地,又象征着这片黄土地上的子民,从而折射出人物内心深处的一种生命力量变化。古陶和铺满舞台的厚厚黄土,形成有机的整体,互相衬托,互为灵动,带给观众无限的生命和艺术震撼力,告诫人们在这片原野上有血肉、有灵魂、有爱情、有仇恨,有色彩、有梦幻。
话剧《原野》往期剧照
✦
更新 线上剧单&直播时间
5月28日 19:30 话剧《原野》
5月29日 19:30 话剧《生死24小时》
文章来源:天津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