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   |   2021-06-09 收藏 0 1

20210224092113.gif


成语故事



成语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每个成语故事的背后,

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是中国几千年来人民的智慧结晶,

学习成语故事——程门立雪

了解历史,学习知识。


成语出处

“程门立雪”最早出自宋·邵雍《河南程氏外书·侯子雅言》,“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程门立雪”这则成语,意指学生恭敬求教,比喻尊师重教,诚心求学。




成语故事

程颢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他们是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

有一天,杨时和游酢前来拜见程颐,在窗外看到老师在屋里打坐。他俩不忍心惊扰老师,就静静地站在门外等他醒来。可天上却下起了鹅毛大雪,并且越下越大,杨时和游酢仍一直站在雪中。等程颐醒来后,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厚了。这时,杨时和游酢才踏着一尺深的积雪走进去。后来杨时成为天下闻名的大学者,这件事也被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传为学界佳话,由此演变成了成语“程门立雪”。

宋室南迁后,文化中心也随之南移,二程的弟子将洛学流传推广到南方。其中对正宗洛学南传起重要作用的就是杨时。

南宋理学家朱熹是二程的四传弟子,他以二程学说为本,兼取诸家之长,最终集理学之大成,完成了对旧儒学的改造。自二程到朱熹经过众多弟子的传播和发挥,终于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新儒学思想体系,被称为“程朱理学”。




绘画教学







转载 | 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




投票专题
滨海新区文化艺术普及民众需求调查问卷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