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名家   |   2017-04-19 收藏 0 9

李嘉伦,1949年生于天津,5岁学书法,7岁学绘画,16岁下乡支边,30岁返城回津。染翰操觚,成绩突出,荣誉众多。现为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天津分会会员、中国书协天津分会会员,塘沽美协、书协理事。


学艺

李嘉伦出生于天津一个书香门第,自幼随父亲学习书法,7岁时开始拜师学画。十年动乱开始后,16岁的李嘉伦下乡甘肃。在乡下李嘉伦因家庭出身问题,成为被管制的对象。可他不屈服命运,在甘肃兵团的十几年学艺不辍,为他的艺术生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李嘉伦说,他自己属于自学成材的那一种人。到甘肃后,他遇到了同样被下放劳动的篆刻家江与天,于是便拜师学艺,拿起了刻刀。在拜师江与天学习篆刻的同时,他还涉猎书法、绘画,并对中国的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久,他又遇到了古文字学家邹梦禅先生,在邹先生的指导下,他的书法篆刻技能得到跨越式的提高。

李嘉伦认为,一个搞艺术的人,如果能有点成绩,必须要具备3个条件:第一,是遇到一个好的老师;第二,要有悟性和灵气;第三,还要有耐力。许多人就是不能持之以恒,半途而废。他反复强调,搞艺术的人要耐得住寂寞,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固然有乐趣,但也是一种“孤独的折磨”。正是这种孤独的折磨,锤练了李嘉伦的毅志,造就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追求

“丹青妙境自然风”,虽然这是李嘉伦诗作中的一句,却显示出作为一名职业画家的绘画艺术风格。李嘉伦的绘画作品意境深远、旷达,从他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到画家的精神修养、艺术修养乃至自身的品性修养。

李嘉伦性情豪爽,为人热忱,谈起绘画滔滔不绝,从中更能感受到他对中国画的一份挚爱之情。李嘉伦说,他在西北甘肃下乡时的最大收获是把艺术学到手了。他认为自己没有荒废时光,艺术的确是真正的好东西。虽然被人指责“和反动艺术权威勾结在一起”,但是李嘉伦从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他不单纯学习中国画的技法,还学习了西方绘画中的油画和水粉画。

李嘉伦是有着极强的艺术感觉的人,在他所执爱的“诗、书、画、印”这四门艺术中,色彩的世界带给他许多彩色的梦,仿佛在那久远的年代,一个声音在唤醒沉睡的记忆,生活的积淀成为他从事绘画艺术的养分,有时他会觉得这些沉淀仍然不能使他创作的情感得以宣泄。于是,他游历名山大川,寻访遗迹古址,徜徉其间,神思如涌。这种自然的造化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净化出一个又一个至真至美的境界,如同我们穿过自然的空间,来到黎明的雪野、晚秋的山林,看迟暮中的村姑在炊烟中顾盼流连;远处祁连山的遥望,亘古荒原的黄沙弥漫;还有南国的少女,在雨雾中撑开油纸伞,走过石孔桥时的纤美的背影。于是,我们也被这意境悠远的画面陶醉了。


评说

李嘉伦的创作是他的生活感受、意象构思、色彩运用等诸多方面体现了从生活到艺术、再由艺术回归到真正的生活的宗旨。不论他的创作具有写实性,还是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都是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把诸多的感情色彩融入作品之中,融笔墨的韵味、作品意境为一体,这是任何看过他的作品的人都会产生的感受,这种感受超越艺术本身而成为李嘉伦思想境界的本真。面对成绩和荣誉,李嘉伦很平淡,他说他自己不喜欢张扬,社会上的交往也不很广泛,但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喜欢实实在在地做人,以人品的提升来提升画品。

塘沽文联的领导是这样介绍李嘉伦的:性格开朗、豁达,人缘比较好,对别人的评论无论对与错,都能认真地听取。他的性格决定着他在绘画上能够奔放、流畅,下笔有神。与其他画家相比,能写,散文、小说、诗词、艺术论文都写过,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他的艺术创作有帮助。

对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李嘉伦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毫不掩饰自己的缺点,融容实在让人钦佩,李嘉伦说,这既是“扬弃”的过程,也是“蜕变”的过程,没有这一过程怎能提高。这种豪爽实在的性格同样表现在饮酒的时候。他可以喝多,但绝不喝倒。也许有人认为李嘉伦是一个很平和的人,应该用说他更是个平易的人。写到这突然想起一句话,送给李嘉伦最合适了: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投票专题
2024滨海新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群众满意度调查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