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学习家乡革命史 讲述盐滩革命故事
(1921-2021)
盐滩上的革命故事
生态城这块土地因盐而兴,海盐的丰厚利润必然会引起侵略者的垂涎。对盐区的争夺,曾经发生过很多生动的故事。在这片盐碱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曾经与侵略者和反动派展开了持久的斗争。很多红色革命故事值得传扬,很多无名英雄值得纪念。学习家乡革命史,记住英雄的名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是共和国的基石,让我们永志不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缅怀先烈,记住他们的英名,也是对先辈最崇高的礼赞!
汉沽唐氏家族的革命者们
-唐云来-
汉沽海边渔村双桥村以唐姓为主要村民,唐氏家族出了很多书法家,如原天津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唐云来等,唐氏家族有三人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唐氏家族家谱记载,他们的祖先来自江苏,系明代著名画家唐寅后人。这个家族不仅继承了祖先的艺术基因,也传承了保家卫国的义士情怀。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唐氏家族还有八位青年先后踊跃投身革命,他们英勇杀敌,屡建奇功,他们是:唐宗苍(也有资料里写作唐宗昌、唐宗仓),唐宗来,唐宗英,唐云波,唐云川,唐云先,唐云海,唐云洪。
-唐宗仓连长-
唐宗苍参加盐民支队后,作战勇猛,后担任盐民支队三连连长。1948年秋,为配合解放军大反攻,扫清唐山外围据点,支队领导决定攻打田庄车站据点,这个据点驻防着国民党青年军。这次战斗,盐务支队的一连打主攻,二连三连打警戒。唐宗苍带队摸进据点,进入了敌人驻防的屋子,俘虏敌人八十余人,缴获枪支八十余支,轻机枪三挺,六零炮一门,这些武器武装了盐务支队,让盐民支队实力大增。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上级指示盐务支队配合野战军解放塘沽,三连连长唐宗苍带一、三排配合野战军攻打塘沽城区敌人,17日战斗结束后,盐务支队完成接收塘沽盐田的任务。盐民支队三连驻守塘沽。
唐宗苍此时要回家相亲,和部队请假半个月,半个月后回塘沽,才发现部队已经南下。
唐宗苍堂弟唐宗来,作战机智勇敢,多次带领展示偷袭敌人弹药库,他是盐民支队的机枪手。《汉沽革命斗争史料》书中《三下塘沽——唐宗来二三事》一文介绍,每次盐民支队下海搞物资,唐宗来总是第一个报名,他和战友们每次执行任务,都是满载而归。唐宗来曾经带领几位战友深夜潜伏到塘沽,在美军弹药库中搬出五个百十斤重的大木箱。被美军警哨察觉后,躲在草丛里的唐宗来机智地学狗叫,骗过了美国兵,等天亮时美军发现仓库被盗,唐宗来他们早就把战利品搬上渔船,回到了部队。秋季晒盐时,解放区缺少纳潮的大风车,唐宗来与战友一起把八卦滩上的大风车化整为零,运到了解放区。1947年,中共冀东区委会命令盐民支队搞一批铁板和木板,搬运铁板时,铁板砸在了小划子上,声音很大,被敌人察觉,他在水中推动小划子,冒着敌人的弹雨,在五六个流动哨眼皮底下,把物资搞到手。1947年10月,在杨家泊战斗中不幸被子弹击中头部,当场牺牲,年仅17岁。唐宗苍心疼兄弟,不忍心扔下堂弟的遗体,他把唐宗来从房顶背下来,又背着唐宗来从杨家泊西面的大汪子蹚水突围,直到把弟弟的遗体背出了敌人包围圈。唐宗来的遗骨后安葬在汉沽烈士陵园。
-唐宗英前辈-
唐宗英1929年出生,2009年去世。在东北吉林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吉林军区干部大队。曾参加四平保卫战、解放锦州等战役。后随部队南下参加解放全中国的战役。转业后在广州铁路局工作,在职时是正师级干部,离休后副军级。其子唐平,是广州文联副主席,音乐家。解放后,唐宗英多次回汉沽探亲,每次回来都要先探望长辈,并与当过兵的或较早参加革命的唐氏族人小聚。
唐云波前辈抗美援朝立功证书、军功章、证件
-《天津日报》刊发了唐云波前辈的革命事迹-
按照家族排行,唐云字的是唐宗字的晚辈。解放太原战役的战斗英雄唐云波的事迹在《天津日报》2021年6月10日文艺周刊《记住英雄的名字》一文有详细介绍。唐云波十几岁就为盐民支队做地下工作,18岁正式参军,参加过凤凰山战斗,解放太原战役,入朝作战后,参加过著名的横城反击战,作战勇敢,多次立功。
-唐云川前辈-
唐云川,1923年生,自小学习形意拳,19岁参加了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领导的革命队伍。参军后,唐云川多次立功,1950年,荣立一等功。辽沈战役时,唐云川的部队编入38军,参加了著名的攻打四平的战斗,后又参加了平津战役,1949年,唐云川所在的部队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式。随后与部队南下,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的艰巨战斗。1950年12月,随部队入朝作战。
据唐氏家族人介绍,唐云先、唐云海、唐云洪三人,也参加过很多战斗,作战勇猛。唐云波前辈晚年撰写革命回忆录时,写了一首诗,内容是:
抗日中期党史建,唐氏革命八条汉。
宗苍冀东称猛虎,宗来壮烈树碑传。
宗英高干落南国,云川奇功万岁荐。
云坡(波)战功七捷勇,擒敌六将载史卷。
云先云海老团级,云洪杀敌是猛汉。
叔侄革命皆自愿,汉沽理应记史传。
-唐云波前辈所写诗的手稿-
唐氏家族的革命者,除了上述的八位,还有一位名为唐宗杰的革命者。他在日本人开的盐滩里操作柴油机。他哥哥唐宗俊1943年被盐警打死,唐宗杰与思想觉悟不断提高,革命斗志日益旺盛,胸怀更加宽阔,斗争经验逐步丰富,每次都能较好地完成区里交给的任务。到1945年1月,经李太英介绍,唐宗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盐区内第一个入党的盐工。继唐宗杰入党后,双桥村先后又有13名盐工入党。唐宗杰前辈的儿子唐云富,曾任天津文联副秘书长,作家,创作了大量与盐区革命斗争生活有关的作品。他在病榻上创作的55万字的长篇小说《蜘蛛洞》,曾被著名作家杨显惠给予很高的评价。杨显惠的评论文章《坚实的故事 精彩的细节》2017年发表在了《文艺报》上。
在家乡的历史中仰望英雄,会给后人怀着报效祖国的真情中注入一种更亲切的力量,后人们会更加意识到,中华民族,从来不乏为民族尊严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仁人志士,这些仁人志士,也许遍布家乡。
来源: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