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0-11-15 收藏 0 2

动图2.gif



海洋,是原始的、也是新生的,是静观沧海的畅怀千古,是旭日初升的火热希翼,是潮汐澎湃的沉浮更迭,亦是明月照临的淡泊恬静,他广阔、神秘、蕴含万千、引人深思又容人探索......


国家海洋博物馆全新科普栏目瞰海拾贝,串联起一个又一个有趣的“小贴士”,让我们做蔚蓝海洋的“拾贝人”,以“一贝”观海洋。




晚泥盆世的大灭绝

第一次鱼类绝灭 出现在早泥盆世末期,杯甲鱼类、棘胸鱼类及其他种类消失,中泥盆世期间,一些“无颌类”和盾皮鱼类及一些棘鱼类消失,不过这些仅仅是小事件。晚泥盆世“事件”被认为是地球历史上“五大”集群灭绝事件之一,当时50%的种类绝灭了。


晚泥盆世“事件”不是突然发生,而是一系列的事件组成,有时被称为“晚泥盆世生物多样性危机”,在中泥盆世晚期和晚泥盆世之间延续了2500万年。在这个期间共鉴定出3个绝灭事件:发生正在距今约3.83亿年前的末吉维特期的Taghanic事件;发生正在距今约3.72亿年前的末弗拉期的Kellwasser事件,以上这两个事件中60%的海生属及82%的种绝灭了;第三个绝灭事件是发生正在距今约3.59亿年前的末法门期的Hangenberg事件,在这一事件中,44%的主要有颌类支系绝灭,标志着鱼类动物群在经过泥盆纪和石炭纪界线时发生了一个突变,导致石炭纪许多新支系的兴起。


文字来源:Michael J. Benton著,董为译. 2019. 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85-86.


哥布林鲨

哥布林鲨 又称为欧式尖吻鲨,为尖吻鲨科下的唯一一个物种。哥布林鲨长着突出的吻,看起来像一把尖尖的剑,鼻子下方的颌骨突出,看起来和脸部并不匹配,一条3米长的剑吻鲨吻可能就会超过半米。所以它又可译为加布林鲨,而布林是西方民间传说中一种相貌丑陋、喜欢恶作剧的妖怪。它出没于阳光照射不到的深海,一般深于200米水深处,偶尔游弋到3000英尺(914)米的海底。哥布林鲨的皮肤不是灰色而是因为毛细血管的血液显现于透明的皮肤上而呈现粉红色,在水下肤色呈现不可见的黑色以隐藏自己。吻有感应器,在看不到、听不到的海中可以找到猎物,强而有力的双颚用来迅速捕食猎物。



血蓝蛋白

节肢动物、软体动物 通常血液中不含血红蛋白,而是含有血蓝蛋白,其血液遇到空气氧化后呈蓝色,如:中华鲎、对虾、蟹和北太平洋章鱼。这是因为血蓝蛋白同血红蛋白一样,颜色与氧化状态有关,氧和状态为蓝色,非氧和状态下为无色或白色。此外,最新研究表明血蓝蛋白还与能量的调节、渗透压的维持及节肢动物的蜕皮过程的调节有关。


A still from the PBS Nature documentary Crash PBS/图片来源:Andrew Tingle


不冻港

海 冰 主要是指由海水冻结形成的冰,当温度低于冰点时,海洋表面就会形成浮冰。海冰灾害对海洋运输、海洋工程及海上基础设施等都会造成损害,素有“白色杀手”之称,是常见的海洋灾害之一。而北极圈由于其纬度高,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地处北极圈内的港口常常在冬季都有结冰的现象,对港口的运维带来极大的影响,也对港口的安全和经济带来很大的风险。不过事情总有例外,即使在白雪皑皑的北极圈内,依然有港口被称为“不冻港”,全年不结冰,常年通航。其中最被人熟知的就是位于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而它常年不冻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北大西洋暖流是大西洋北部最强的暖流,其中一支可以沿着欧洲的西北岸向着北极圈一路前进,给当地的气候带来可观的暖化效果,使摩尔曼斯克港周边海域水温升高,常年不冻。而这也造就了一句广为流传的浪漫 “土味”情话,“你是北大西洋暖流,我是摩尔曼斯克港,因为你的到来,我的世界成了不冻港”。你学会了吗?



冰 岛

冰岛 坐落于北大西洋靠近北极圈的海域,虽然号称冰岛,却因为深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其相较于同纬度的其他地方气候更加温和。而冰岛上的上百座火山,也为冰岛这个岛国带来了“冰与火之岛”的称号。为什么小小的冰岛布满了如此多的火山?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冰岛地处欧亚板块和美洲板块交汇的地方,而且正好处于大洋中脊经过的位置,是这条蜿蜒巨大的海底山脉的陆地露头之一,基于这个原因,冰岛也是地质界公认的研究大洋中脊很好的观测点和实验点。






来源:国家海洋博物馆


投票专题
滨海新区文化艺术普及民众需求调查问卷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