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0-04-16 收藏 0 9

方案3-修改.png


剪纸是中华民族传统民间艺术

一把剪刀,一张纸就便能创造传奇

剪纸大致可分为南方剪纸,北方剪纸

南方剪纸题材丰富,层次分明,挺秀,细致

北方剪纸天真浑厚,粗狂写意,质朴夸张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剪纸这门艺术吧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我们以前学的文言文《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这个花黄就是剪纸。发现最早的剪纸作品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一581年)的五幅团花剪纸,采用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处理手法,构思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北朝时期 五幅团花剪纸


     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彭衙行》诗中,便有“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唐代民间还出现了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用厚纸雕刻成花版,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唐代 菩萨立像


     随着时代的变迁,剪纸艺术不断完善和丰富,形成了具有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的多种剪纸形式,极具装饰性、观赏性、实用性和教化性。剪纸艺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集色彩、图案和文字元素于一体的视觉符号,融合着创作者的情感和技艺,表达了中国民众对生活的感悟、热爱和期盼,凝聚了中国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积淀,是承载民间艺术文化的母体之一

     传统剪纸作品对民间生产生活场景的各个方面均有所涉及~自然景物、神话传说、十二生肖、吉祥图案等都是常见的内容。

       十二生肖是非常为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


     和农业文明联系紧密的“二十四节气”是独具民族风味的题材,和生产息息相关,富有淳朴生活情趣。手法粗犷、画面强烈,通过展示北方乡村在相应时节所事农务来形象阐释我国的农耕文化。该系列作品的视觉冲击性与剪纸内容相映成趣,可以让观展者更直观地理解二十四节气的意义。

散为雨 犁地收肥  二十四节气
——雨水
作物灌浆 防止虫害  二十四节气——小满
冬季开始 作物收藏  二十四节气——立冬
     剪纸的创作主题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却又有着适度的艺术夸张,一直广受劳动人民喜爱。经世代流传、多次复制,不断加工、修改,使形式和内容逐渐完美,形象愈加生动,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
     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大多有祈福等内涵,除了寓意吉祥之外,还有许多表现乡村充满生活气息和情趣小故事。
《知了》
《买羊》
捉蛐蛐—1
捉蛐蛐—2
捉蛐蛐—3

     北方剪纸的体裁、格式,与当地的民间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山西剪纸的风格从总体说,具有北方地区粗犷、雄壮、简练、淳朴的特点。

     这其中,静乐民间剪纸最具代表性。作为一种民间美化家庭的装饰品不断发展了千百年,是劳动人民创造和栽培的艺术之花。随着劳动人民的不断创作和发挥,静乐剪纸从形式到内容都都在不断发展和演变,而且形成了浓厚的地方特色。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基于山西静乐剪纸进行的刺绣二次创作
     山西静乐剪纸风格粗犷、独具特色,洋溢着黄土高原的泥土气息,显示着黄河文化的古老文明。其造型洗炼,形象夸张,风格粗犷,保持着晋西北土、粗、野的原始风格,有情、有趣地再现了民俗事象和风土人情。

     “山西静乐剪纸互动教育巡展”目前正在天津滨海美术馆展出,这门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能够来到这个充满现代设计感的美术馆进行展览,不仅体现了艺术的包容性和多样性,让来现场观展的观众们能够享受到不同艺术形式所带来的对比与冲击,在探寻传统的过程中,思索传统艺术与当下生活与未来的关系。



来源:滨海文化中心 滨海美术馆










投票专题
滨海新区文化艺术普及民众需求调查问卷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